一、危險廢物的產生、處置情況:
(一)危險廢物的判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公司產生的危險廢物種類、性質、數量、濃度、轉移(或綜合利用)去向、危險廢物的貯存、利用場所,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內容和程序,如實向安全環保部進行申報登記。
公司主要危險廢物是在機加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機油和廢切削液。廢切削液通常含有礦物油、動植物油、表面活性劑、添加劑、防霉殺菌劑、各種金屬離子和懸浮物等。根據《危險廢物名錄》(2016),廢切削液屬于HW09類中代碼為900-006-09,屬于危險廢物。
(二)危險廢物的處置
1、禁止隨意傾倒、堆置危險廢物。
2、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安全、有效地處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杜絕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
3、危險廢物正確處置方法:廢切削液和廢機油循環使用下來灌注進鐵桶封蓋保存,需要處置時,由行政管理部在“天津市危險廢物綜合監管信息系統”提交處置申請,并由系統安排合作資質單位來我公司運走并處置。
4、危險廢物處置中,與我公司合作的危險廢物回收處置公司,必須有相關資質,簽訂正式合作合同,且資質、合同報送環保局系統備案。
二、危險廢物專用場地管理制度
1、目的:確保危險廢物的合理、規范有效的管理。
2、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危險廢物,必須送至危險廢物專用儲存點。危險廢物管理人員負責管理危險廢物的入、出庫登記臺賬,及儲存管理。
3、危險廢物儲存點不得混合放置其它物品,所有危險廢物需做分類標識,并配備滅火器及安全防護設備等。
4、應保持儲存點場地的清潔,危險廢物放置整潔有序,定期檢查是否有擴散、滲漏等問題并及時整改。
三、建立危險廢物臺賬管理制度
1、建立危險廢物臺賬的依據
《固體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生產量、流向、儲存、處置等有關資料?!?span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2、建立臺賬的意義和目的
建立危險廢物臺賬,如實記載產生危險廢物的種類、數量、貯存、處置、流向等信息,是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制定的基礎性內容,是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制度的基礎,是生產單位管理危險廢物的重要依據。 提高危險廢物管理水平以及危險廢物申報登記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
四、發生危險廢物事故報告制度
1、目的:及時掌握環保事故,加強環境監督管理。
2、環保事故分為速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二類。速報從發現環保事故,一小時以內上報;處理結果報告在事故處理完后立即上報。
3、速報可通過電話、派人直接報告等形式報告市環保局。處理結果報告采用書面報告。
4、速報的內容包括:環保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經濟損失數額、人員受害情況等初步情況。
5、處理結果報告在速報的基礎上,報告有關確切數據、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及采取的應急措施、處理事故的措施、過程和結果,事故潛在或間接的危害、社會影響、處理后的遺留問題、參加處理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工作內容、出具有關危害與損失的證明文件等詳細情況。
6、公司內部發現突發環境事故第一發現者立即上報公司行政管理部,行政管理部根據情況危急及危險程度進一步上報相關領導部門。
五、環境保護崗位責任制
1、貫徹執行國家、上級有關部門及公司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工作的方針、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行政管理部負責本單位的安全(環保)監督、管理工作。
2、組織制定、修訂并完善本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各項環境保護制度,并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3、參加本單位建設項目的安全(環保)“三同時”監督,使其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技術要求。
4、深入現場對各種直接作業環節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并協助解決有關安全問題,糾正違章作業,檢查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遇有危及安全生產的緊急情況,有權令其停止作業,并立即報告有關領導。
5、負責對環境保護方針、政策、規定和技術知識的宣傳教育,檢查監督執行情況,搞好環境保護,實現文明生產。